地址:苏州市东方之门旁办公楼A座2101室 》关于佑硕 》 联系我们
免费咨询热线:400-186-1656
SAP 全球最卓越的企业管理软件
SAP 金牌实施合作伙伴

「三来一补」之后,服装业「深圳模式」了解一下?

深圳,原本是一个毗邻香港的小镇。在短短四十年间,从水泽密布的农田,发展成了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一线城市,2018年 GDP 甚至超过了本省老大哥广州。除了城市规模,深圳还是中国的文化创意、高新技术、金融和物流之都。

01.jpg

在这些璀璨夺目的光环之中,深圳的服装设计产业也颇具规模,服装设计是深圳「十三五」规划中的战略新兴产业,深圳女装在大城市一类商场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%。

02.jpg

是什么样的机缘,让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?四十年沧海一粟,在南粤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。

让我们从服装业作为切入点,来探索深圳模式的成功之路。

壹/潮起南粤,敢为天下先(1978-1995)

穷则思变

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全国掀起思想解放的大潮。广东很快就走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列,为国家探索新的发展道路。

穷则思变,一方面是文革结束后,国家急需转变治国思路,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,另一方面是真的太穷了。

深圳第一任市委书记吴南生在一次下乡调研中发现,1979年的深圳罗芳村,人均年收入是134元,河对岸的香港新界,也有个罗芳村,人均年收入高达13000元,两者相差近100倍。

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新界的罗芳村,居民竟然都是从深圳「偷渡」过去的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直面现实问题,更加坚定了对外开放的决心。

1980年8月26日,经国务院批准,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,地域包括今罗湖、福田、南山、盐田四个区。

三来一补

「三来一补」是改革开放早期的外向型经济模式,指的是来料加工、来样加工、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。

简单来说,就是中国大陆企业,依靠低廉的劳动力、土地成本和优惠的税收政策,使用外商提供的装备和技术,赚取代工费的一种贸易模式,在上世纪80-90年代盛行一时。

03.jpg

来料加工是深圳服装行业早期的发展模式,香港商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,纷纷到深圳设厂,把香港早期劳动密集型模式照搬到了内地。

在80年代初期,一些内地的「弄潮儿」也南下深圳,做起了服装来料加工生意。虽然只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,代工厂利润只有5-10%,但是这段经历让深圳服装企业率先接触到了先进的企业管理、服装设计和工艺技术,而且迅速地成长起来,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
在90年代初期,深圳市约有1000多家服装企业,聚集起了40余万人从事服装加工出口业务。在这段时间内,深圳市 GDP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5%,创造了一个奇迹。

发展瓶颈

由于来料加工的门槛低,深圳服装企业在90年代初期开始就面临各种内忧外患的经营困境。

内忧是代工企业经过了初期的贴牌生产阶段后,已经认清了残酷的现实,90%的毛利都给国际品牌商拿走,别人吃肉,自己只能喝汤。

「三来一补」企业没有法人资质,也不能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普遍缺乏经营自主性和创新性,沦为了外商客户的加工车间,完全听命于客户的指挥棒。

外患是来自于周边城市的冲击,比如东莞在深圳的经济溢出效应下飞速成长,深圳服装行业竞争力受到严重挑战。

技术含量低和经营毛利率低,是当时服装代工企业的普遍现状。虽然有些老板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现状,但是有战略发展眼光的人已看不到来料加工的未来,必须打破现有模式,重新寻找一条发展道路。

贰/二次创业,走品牌路线(1995-2015)

壮士断腕

来料加工模式为深圳服装业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,积累了现代企业经验管理经验,拓展了服装企业的经营思路,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。

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痛感制衣业对深圳环境造成的污染,下定决心要调整产业结构,进行二次创业。

决定进行二次创业,不仅仅是来自于环境保护的压力,而更多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的思考,「三来一补」模式不能为深圳提供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1994年2月,深圳市下发了停止审批「三来一补」项目的通知,这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,厉有为也受到了来自多方的质疑。

深圳不再欢迎「三来一补」企业,就会触动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「奶酪」。好在深圳得到了广东省委的全力支持,坚定决心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。深圳服装行业也被迫做出改变,从来料贴牌加工,走向自建品牌模式。

04.jpg

品牌建立

来料加工的服装行业如何进行转型升级?唯有改变企业经营方式,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,通过创意和设计来参与竞争。

以前做来料加工,每件成衣只能赚2-3块钱,自己设计服装,销售出去获利可以增加上百倍。

在巨大收益的激励下,深圳市涌现出了一批服装品牌,比如马天奴、天意、欧柏兰奴等等,这些品牌的创立和企业的华丽转型,极大地鼓舞了整个行业,开启了深圳服装企业自建品牌发展潮流。

大浪小镇

自从确定了服装企业走品牌路线,深圳市政府对服装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多支持,2003年在宝安区龙华镇规划了大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。

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,现在的大浪服装产业基地,已经升级成为了大浪时尚小镇,有近300家品牌服装企业入驻,深圳女装占据了国内一线城市各大商场60%的市场份额。

文化创意正式成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而「三来一补」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叁/智能制造时代下的挑战(2015-至今)

新的挑战

随着大浪服装产业基地的兴起,深圳时装产业规模与日俱增。2016年,深圳服装销售额2300亿元,出口近百亿美元,九成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。

虽然服装业发展前景光明,但受制于土地容量限制和劳动力成本上涨,深圳服装企业逐渐开始把生产基地搬迁至内陆地区,比如安莉芳在江苏常州、山东章丘设立生产基地,而深圳则成为了品牌企业的总部基地、设计和营销中心。

除了生产成本,深圳服装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受到挑战,电商、快时尚、个性化需求,这些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  • 如何缩短产品开发设计周期?

  • 如何能够快速满足客户订单?

  • 如何降低库存成本和报废损失?

深圳服装业再次遭遇新的挑战

双管齐下

2015年国务院印发《中国制造2025》,在文件中指出,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,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。深圳再次扮演起了先驱者角色,争创「中国制造2025」国家级示范区的城市。

与此同时,随着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提升,工业互联网为服装行业的再攀高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。

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支持下,深圳服装企业加大了创新力度,比如2017年,赢家服饰启动了智能制造项目,在深圳和江西于都分别建造了先进的大型智慧工厂,目标是打造全智能女装供应链平台。

至此,深圳服装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,逐步发展为提供产品设计、智能制造、渠道销售和定制服务的供应链平台模式。

供应链平台

现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已被企业管理者广泛接受了,供应链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,从产品设计、生产计划、生产制造、销售交付和运营维护,完美连接全流程。

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,使得供应链平台模式获得了更多的成长空间。服装企业通过开发 APP,可以让顾客在手机上定制个性化的服饰,比如改袖口、领口和印字。服装生产也趋于柔性化,工人根据智能排产系统的提示,实现了大货和定制订单混合生产。

05.jpg

从消费者下单,到智能生产,直至最后物流配送,在全流程供应链的帮助下,服装企业已经升级成为智能制造,深圳的「三来一补」也完美转型为深圳智造。

回首深圳服装业的发展,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缩影,也是服装行业从贴牌代工到智能制造的蜕变之路。

四十年前改革者们,面对当时穷困落后的局面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,即使取得了一些成就后,依然坚持自我变革,勇于创新。

这就是深圳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,引领着中国人继续勇往直前,再创辉煌。

06.jpg




上一篇: SAP 助力广汽商贸全面打造业财一体化建设

下一篇:SAP与 Bespin Global 达成合作,助力成就中国智慧企业